首页 / 趣观历史 / 原创“有福生六月,无福生腊月”,真有这么玄乎?专家:现在仍适用

原创“有福生六月,无福生腊月”,真有这么玄乎?专家:现在仍适用

2024-08-11 08:54趣观历史

引言

“不见清谈人绝倒,更忆添丁小小。”对于任何生物文明而言,生存和繁衍都是唯二重要的大事。古时候饮食和卫生条件差,人口平均寿命低,天灾人祸也更容易导致人口锐减,所以生孩子在古代绝对是一件大事,如果有母亲生下多胞胎,甚至还会得到当地县令的嘉奖。

01

传说仓颉造字,惊天地而泣鬼神。这是因为人类有了文字后便摆脱了蒙昧,开始有了自己的思想。这类似于西方传说中人类想要造通天塔,却被上帝所摧毁,还从此让不同地方的人类有不同语言的故事类似。文字被创造出来,其目的是为了人们相互交流与记录传承。平民百姓没有家财万贯和世袭爵位可以继承,所以一代代人积累的经验智慧就显得格外宝贵。

▲仓颉雕像

经过一代代人的经验总结,人们逐步掌握了农时,进而发明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学会了耕种的技巧,进而发明了农具。本来这些知识应该被记录在农书上供人学习,但是当时要实现知识普及、百姓识文断字完全是天方夜谭,所以记录知识的工具只能是语言。而想要让百姓能准确记住并且方便流传,这种语言就必须具有通俗简练、朗朗上口的特点。这便是俗语的由来。

▲农耕雕像

俗语作为一种文学形式曾也有过一席之地。周代礼乐大盛,统治者出于体察民情的考量,派出大量官员到民间采集俗语谚语,将其汇编成歌舞,形成了《诗经》中的《国风》篇。民间俗语可谓是包罗万象,既有对美好生活的祈求,也有对贪官污吏的讽刺;既有对生活经验的总结,也有对爱情婚姻的祝福;既有对战争徭役的控诉,也有对劳动乐趣的赞美。俗语可谓是“活史料”,它记录了时代的百态与历史的变迁,同时也是中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俗语为人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打开了一扇窗。

▲农民收割粮食

俗语所蕴含的魅力与智慧是超越时代的。从俗语的语言风格中,后人可以了解先人的幽默风趣,也能由总结出的经验反推先人学习的经历。而且,比起枯燥的知识,俗语更方便人们去记忆,很多智慧可以沿用至今或者触类旁通,甚至让俗语焕发出第二次生机。总之,俗语研究是十分有价值的,虽然我们普通人不具备民俗专家的知识,但是静下心来自行琢磨也能获益匪浅。

02

有一句俗语很有意思,它表达出了人出生的月份可以预示其是否有福气,这一点听起来有点像星座预测性格的感觉,但其实没有那么迷信。这句话是:“有福生六月,没福生腊月”。(这里所说的月份都是农历月份)为什么古人会觉得出生月份会跟福气有关呢?真有这么玄乎?到底有何深意?对此专家则表示,这涉及到了古人生活条件的问题,是老祖宗的生活经验,现在仍然适用。

▲古代穷苦人家绘画

古代可不同如今,冬天别说暖气,穷人家连柴火都生不起;古代没有温室大棚,所以连皇帝冬天都吃不上蔬菜。如果是普通百姓家,寒冬腊月里,一家人正要为过新年忙活着,所以也没闲暇照顾孩子和产妇。要知道刚生产后的产妇和刚出生的婴儿如果没照顾好,很容易就会落下一辈子的病根子,这样的孩子自然也称不上有福气。特别是古代医疗水平低下,女人生孩子就如过鬼门关,在天寒地冻的日子里生产就更是难上加难,一个不注意就是一尸两命。古代孩子的夭折率也奇高,刚出生的孩子抵抗力低,这时候家里没粮食和新鲜菜蔬吃,母亲也就没有足够的奶水,孩子很容易就会饿死或者病死。

▲满地是雪的冬天

不只是生活在中原大地上的汉族人如此,生活在草原上的游牧民族更是如此。古代游牧民族还没有彻底摆脱野兽习性,他们很多生活习惯都与野兽类似,包括繁育后代。游牧民族的姑娘们往往都会选择在冬天和情郎交合怀孕,如此一来到了来年的秋天婴儿出生时正好赶上水草丰美、牛羊膘肥的时节。有了足够的吃食,婴儿也就可以活下来了。而如果在冬天出生,那最终能活下来的婴儿十不存一。

▲古代幼童绘画

为什么又说6月出生是福气呢?因为6月正好瓜果蔬菜熟了,母亲和婴儿都有足够的食物吃,婴儿能吃饱,那活下来的几率就大了很多。而且农忙时节是在5月,到了6月一家人就清闲下来了,也就有更多的时间照顾产妇和婴儿。能得到一家人的陪伴,又如何不是一种福气呢?而且接下来就到了秋季,这时候又是一轮庄稼成熟的时节,小孩可以一直不愁吃食。所以在那个年代,赶上6月出生的孩子无疑是幸福的。

结语

当然这句谚语在今天仍然适用,虽然因为如今物质丰富,婴儿无论什么月份出生都能得到家人无微不至的照顾,能出生在这个新时代,本身就是一种福气。但还是会有家庭看中这句谚语,不是为了别的,就为了让孕妇和孩子降生的时候都能有一个好的气氛。从“过时”的谚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古人对血脉延续的美好期盼,这是人类文明每一个个体共同的责任。

参考资料:

《减字木兰花·乍晴秋好》更新于:1个月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