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刘小葱 / 原创为什么上海人把包子叫馒头,把馒头叫包子?

原创为什么上海人把包子叫馒头,把馒头叫包子?

2024-09-17 08:58刘小葱

中国地大物博、美食众多,包子和馒头都是常见的面食,遍布全国各地。但是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所以哪怕是常见的面食,可能在不同地方的叫法也有区别,而包子和馒头之间的渊源跟很多朋友印象中的还有点不一样哦,这次我们就来解答一下这个题目吧。

本期题目:为什么上海人把包子叫馒头,把馒头叫包子?

其实题目的这个描述是不准确的,在上海确实会把包子叫做馒头,但上海人习惯性上是不太常用"包子"这个词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馒头"和"包子"之间的问题吧。

上海人对于包子和馒头到底是怎么命名的?都叫"馒头"不会乱吗?作为一个北方人,我们习惯了将有馅的发酵蒸制面食叫做包子,将无馅的发酵蒸制面食叫做馒头,而上海地区稍有不同。上海人习惯将肉馅包子叫做肉馒头,将素馅包子叫做菜馒头,而去上海必吃的名小吃小笼馒头、生煎馒头,在北方则被叫做生煎包,虽然做法细节上肯定会稍有区别,但大致上就是同样的东西,而北方地区最常见的白面馒头,在上海被习惯叫做淡馒头,简单总结一下:

肉馒头=肉馅包子菜馒头=素馅包子淡馒头=白面馒头生煎馒头=生煎包上海虽然都称之为"馒头",但是称呼分类明确其实并不会乱,甚至某种程度上来说还更好理解一些。

其实从馒头、包子的诞生、演变来说,把包子叫做馒头反倒是更靠近客观事实。现在大家去查询《汉语大词典》,可以查到"馒头"这个词汇在一些方言中指的就是包子,事实上不管是在传说当中,还是有限的古籍记载里,"馒头"这个称呼都曾一度用来称呼包子,甚至早于"包子"这个名字出现。

在传说中:

在《事物纪原》第九卷当中,包子是由诸葛亮发明的,当初就被叫做馒头,不过这俩字在当时应该是"蛮头"。在故事中诸葛亮征伐孟获的时候被泸水(金沙江)所阻隔,手下有人提出用蛮人头颅祭祀河神,但是诸葛亮不忍多造杀孽,所以命人用面团包裹羊肉、猪肉,最后捏成类似人头的样子蒸熟充作"蛮头"祭拜河神,后来作为祭祀所用慢慢流传开来,最后形成了固定的面食,但是由于"蛮头"这个名字太过惊悚,所以被叫做"馒头"。不过这个《事物纪原》的作者是一个小说家,所以我们只当作传说来看待即可。

在古籍中:

在纪录南宋都城临安城市风貌的《梦粱录》当中,记述有临安城中售卖羊肉馒头、蟹肉馒头的相关内容,也有"更有包子酒店,专卖灌浆馒头"的记述,可见那个时期的包子就是被叫做馒头,或者说那个时期的馒头也是带馅的,包子和馒头之间并非泾渭分明。在纪录宋朝各项典章制度的《燕翼诒谋录》当中还有更明确的记载:"仁宗诞日,赐群臣包子,即馒头别名。今俗屑面发酵,或有馅,或无馅,蒸食者谓之馒头。",这已经说得很清楚了,不管有馅还是无馅的都可以叫做馒头。其实"馒头"也不是这类面食唯一的称呼,在更早一些的时候它们也有"蒸饼"、"炊饼"、"笼饼"等称呼,至少在唐代之前是难以区分得清楚。比如《太平御卷》记载列国时期的赵天王石虎"好食蒸饼,常以干枣胡桃瓤为心蒸之,使拆裂方食",这就至少可以知道哪个是时候的蒸饼(馒头)是有馅芯的,而且"使拆裂方食"也说明其是发酵面团所制,所以蒸制之后才会裂开,就跟如今的开花馒头类似。

最后我们来简单的捋一捋这个事情:

古代面食有很一段时间都被称为"饼",由于古代炊具条件所限,所以面食最初都是用水煮熟或者蒸具蒸熟的,于是就有了"汤饼"和"蒸饼"两大类。其中的"汤饼"也就是如今各种面条的前身,而"蒸饼"随后发展为各种馒头,馒头在流传之中渐渐开始有了更为细致的做法分类,其中一些就开始被称之为包子了。

所以上海人的叫法好像更贴合馒头、包子的古早含义,不过这种事情也不用过于较真儿,还是要从民俗比较好,大家入乡随俗就没有问题了。更新于:2天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