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观察者网 / 金融巨鳄VS落魄帝国:索罗斯为何在俄罗斯溃败?

金融巨鳄VS落魄帝国:索罗斯为何在俄罗斯溃败?

2024-08-03 08:54观察者网

//作者 | 陈辰

前言

在是非纷繁的时代,似是而非的索罗斯,用世事无畏的想象,追逐着世事无常的未来。一面是“货币海盗”,一面又是“大慈善家”,他像极了中国和西方神话中的两面神。从正面看慈眉善目,从背面看却又凶神恶煞。有哲学家说,这就是人性。

1930年,索罗斯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的一个犹太人家庭。二战末期,德国纳粹侵略布达佩斯,血腥屠杀近40万犹太人,索罗斯一家被迫四处逃亡。后来,他的父亲通过委托友人、伪造身份、分散避难等一系列方式,来保全索罗斯的安全。

在逃难过程中,索罗斯对父亲的高超生存技能由衷崇拜。他甚至认为,1944年是自己生命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二战结束后,父亲如释重负的说:孩子,现在安全了,你可以管我叫爹了。这时,索罗斯也欣然的学会了生存技巧和不怕冒险精神。

在索罗斯的记忆里,还有另一个崇拜父亲的故事。一战时,父亲自愿奔赴匈牙利军前线,一直做到中尉,但却被俄国人俘虏并送往西伯利亚。后来父亲和一群囚徒逃出了集中营,而且在原始森林生活了好几年,直到俄国大***爆发才得以返回。

受两次战事影响,俄德两国在索罗斯的青春印象中如鲠在喉。1947年,他几经周折拿到护照,离开被苏联控制的匈牙利,准备到西方国家寻求发展。索罗斯先去了瑞士伯尔尼,后来辗转到英国伦敦时,一边在餐馆打工维生,一边坚持刻苦学习。

两年后,索罗斯毅然考入了伦敦经济学院哲学系。在那里,他遇到了哲学大师卡尔·波普。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和《开放社会及其敌人》 一书, 对索罗斯的人生产生巨大影响。比如波普鼓励他思考世界的运行方式,以及要从抽象转向实践等等。

1952年,索罗斯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是百货推销员。后来为找一份体面工作,他几乎给伦敦每家银行都写了信,最终进入了一家基金事务所,恰巧这家公司经理也是匈牙利人。三年后,索罗斯又揣着5000美元来到华尔街,并通过做套利分析员发迹。

让索罗斯功成名就的量子基金成立于1969年,合伙人是罗杰斯。尽管基金启动时只有25万美元,但运营十年后规模已达7000万美元。可这时罗杰斯选择离开,骑车去环游世界。索罗斯则自诩已与金融融为一体,但妻子没了“空间”选择离婚。

孤独的索罗斯很快产生新的人生感悟:要会享受成功果实。50岁知天命,他生活俭朴,不爱豪宅名车,享受成果的方式是探溯内心。虽然他把谋利视为天职,但始终自视为未能实现哲学家抱负的人。因此,他建立了一家慈善基金会——开放社会基金。

基金名字与波普的“开放社会”理论一模一样,因为索罗斯一直期望向世界传达这套理论。自80年代起,他开始在欧洲近乎疯狂的捐赠,甚至被称为新“马歇尔”计划。但他内心的冲突与矛盾是,从不为犹太人捐助,却对东欧尤其苏联异常慷慨。

对于原因,有人说,索罗斯身上流淌着“救世主”情怀,但他一直纠结于自己的身份认同。同时也有不少质疑认为,索罗斯的真正意图是向东欧输出美国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为自己在这些国家政权更迭时的金融投机鸣锣开道。那么,真相如何?

01更新于:1个月前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