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修午德,克利斯托弗》作家人物简介
【生卒】:1904—1986
【介绍】:
小说家和剧作家,出生于柴郡一个富裕军官家庭。他十一岁时父亲阵亡,与守旧的母亲的冲突是他早期创作的重要题材。1924年他入剑桥学习,次年辍学,做过秘书和家庭教师等工作。1928年他入伦敦国王学院学医,次年退出。同期开始从事写作,小说《都是阴谋家》(All the Conspirators,1928)和《纪念碑》(The Memorial,1932)得到较高的评价。1929年至1933年他前往柏林学习德语并教授英语,目睹了共和国的衰败和纳粹的兴起,发表小说《诺里斯先生换火车》(Mr.Norris Changes Trains,1935)和《再见吧,柏林》(Goodbye to Berlin,1939),后合并为《柏林故事集》(The Berlin Stories,1946),直接启发了剧本《我是相机》(I Am a Camera,1951)和音乐剧《酒店》(Cabaret,1966)的创作。与好友诗人奥登合写了思想激进的诗剧《皮下的狗》(The Dog Beneath the Skin,1935),《攀登F6》(The Ascent of F6,1936)和《在边界上》(On the Frontier,1938)。1938年春两人到武汉前线采访,合写了《战地行》(Journey to a War,1939),衣修午德负责的游记部分表达了对中国抗日战争的支持。二战爆发后他与奥登一同移民美国,定居于好莱坞从事教学和电影剧本创作,1946年衣修午德入美国籍。衣修午德的作品包括小说《紫罗兰姑娘》(Prater Violet,1945)、《夜晚的世界》(The World in the Evening,1954)、《单身汉》(A Single Man,1964)、《河畔相会》(Meeting by the River,1967);自传《狮子与影子》(Lions and Shadows,1938)、《克里斯托夫和他的同类》(Christopher and His Kind,1976)、《我的宗师和他的信徒》(My Guru and His Disciple,1980)及父母合传《凯瑟琳和弗兰克》(Kathleen and Frank,1971)等。衣修午德的早期创作具有明显的现代派特点,后逐渐转为简洁清新的新现实主义风格。其柏林系列小说是二十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小说之一。他关注社会现实,反对法西斯,支持左翼,二战前夕成为和平主义者和印度吠檀多派的信徒。作为首先公开自己同性恋身份的国际知名人士之一,衣修午德在七十年代同性恋者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中起到了积极作用。吠檀多哲学和同性恋者的情感经历是他晚期作品的主要题材。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