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家浜
潘家浜
汤碧峰
潘家浜,秀洲区新塍镇的一个村,位于新塍镇南部,全村有7个较大的居民集中住宅区,1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近两千人,现为省级小康建设示范村,全国文明村,省三A级景区村庄。四月十九日,局退管处组织退休人员参观潘家浜村,今年上半年的退休人员活动。
近些年来,嘉兴农村经历了撤乡建镇、撤村并村,由分散居住到集中居民区居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由于工作在城市,平时很少接触农村,特别是对村的认识,总还是停留在当年生产大队的概念上,即便是在职时去农庄开会、旅游,也都是企业性质的,能参观一下当地的新农村,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
潘家浜被秀洲区打造为浙江省美丽乡村精品特色村,镇政府投入1500万元,建了入口景观公园、古亭梁桥、蚕桑博物馆、乡野迷宫、立面改造、乡村元素和道路提升工程等。所以进入村子,感觉上有点像城市公园的味道,有的地方显得有点弄巧成拙,反而失去了原来农村那种古朴的风貌。
浜的第一解释是小河沟,潘家浜地处水乡,自然是河道纵横,水网密布。进入村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纵横交错的河道,河道的水被抽干,只有河底不多的积水,像是清理过。河岸用棚木或水泥管子做成护岸,岸边立有牌子,注明:河道正在修复中。
这是好事,不可否认,由于前几年只注重发展经济,什么都往河道里排放,农村河道早已成了污水沟。现重新恢复生态环境,让人振奋。不过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比如这水泥管子替代棚木做护岸,不利于水生动物的生长,与自然环境也不协调,河中设喷泉管和景观灯也没必要,农村还是保持原始生态为好。
最吸引眼球的当属村民住房,全是独立院子的别墅房,好一点的三楼四楼,最差的也是两楼,面积不用说你也能想象得到。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嘉兴农村多为泥墙草房,七十代后改为砖瓦房,改革开放后又翻新为楼房,现在的别墅已是第四代住房。要是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时也有这样的条件,就没人再回城了,现在才是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村里还保留着一栋估计是七十年代建的仓库,因为是砖木结构,背后是竹园,这是很有必要的。要是还能保留一两间当年的土墙草房,就更好了,让我们的后代知道,当年农村是个什么样,有个实物做教材。
村边的河道边上建有亭子回廊,四月的天,说热就热,早上还觉得有点凉,而中午已是29度的高温了。坐在亭子回廊里,一边是河一边是桑园、油菜,田园风光,凉风习习,让人好不惬意。建亭子回廊自然是为了旅游的需要,让游客有个休息的地方,但对村民来说,也是十分必要的,傍晚村民们们在结束了一天的劳作之后,能有一个聊天聚会的地方。
村子周围是一片片的桑园地,好多年没见那么大片的桑地了,感觉是那么的亲切。自古以来,农村家家种桑,户户养蚕,蚕桑是江南水乡的标致之一。村路标上有个桑蚕博物馆,没特意去找,不过这博物馆不找也想象得到,养蚕的工具及过程,我们这一代人还有不知道的?在我小时候外婆家就有全套的养蚕设备,后来成立生产队改集体养蚕了。
既然是开发旅游资源,自然要挖掘一些文化底蕴。村里早先有个零宿庙,有一千多年历史,这是村里一户零姓大户人家的宅第。零家有一独子,考中状元,成了皇子伴读,被皇上下旨建造状元府邸,后零状元病死狱中,夫人自杀,父吐血而亡,其母将状元府改为土地庙,招归亡灵。
如今这土地庙早已不复存在,重修土地庙也非一日之功,于是在原址上建了一堵墙,类似于庙堂建筑。而庙堂前,那棵已有1200年历史的梓树,依然屹立,见证了那段沧海桑田的历史,诉说着这儿曾经有过的辉煌。
村边建有一开心农场,用栅栏围起来。里面的土地也用短栅栏围成一小块一小块的。在用竹扁做的广告牌上,上书我供地,你种菜的广告语。不用说,这是招租的,将土地租给城市居民,让城市居民在节假日来这儿体验一把种菜的感觉。当年逃离农村的知青们,这会儿退休后,相信一定会有人回来感受当年的知青生活。
在村中的农家乐餐馆聚餐,大锅饭,农家菜甚是配胃口,餐后老同事们三三两两的找地方休息聊天。村里老人向游客兜售农产品,刚从竹园里挖来的竹笋,新鲜,就买上几斤,有同事开玩笑为村里做点贡献,而体验一把直接从农村带回来的农产品,也好加深记忆。
回家后,竹笋用水煮一下,晾干放冰箱,吃几天。退管处为大家准备的草莓,尝鲜了,不错,挺新鲜的。
二〇一八年四月二十日
更新于:3个月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