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趣谈历史 / 原创关羽汉寿亭侯的三种解读,哪个更接近事实?或许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原创关羽汉寿亭侯的三种解读,哪个更接近事实?或许很多人都理解错了

2024-06-29 08:54趣谈历史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关羽投降曹操,曹操对关羽甚厚,先是拜其为偏将军,白马之战关羽斩杀袁绍大将颜良后“曹公即表封羽为汉寿亭侯。”这个汉寿亭侯的爵位就伴随了关羽一生,即使是刘备进位汉中王和称帝后也未对关羽进行加封和追赐。

由此可见关羽对汉献帝赐爵的汉寿亭侯还是比较看重的,演义里关羽也时不时自称“汉寿亭侯关某”,不过对关羽这个汉寿亭侯历来有不同解读,简单点说有三种:汉、寿亭侯,汉寿、亭侯,汉寿亭、侯,那么这三种解读,哪个更接近事实?或许很多人都理解错了,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第一种解读:汉、寿亭侯

东汉的行政区划是州、郡(国)、县、乡四级,乡下面还有亭和里,所谓“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当然这个有不同说法,有的认为十亭一乡其实是十里一乡的误读,因为亭和乡的相差比例并没有那么大,不过一个乡有好几个亭这是一定的)。

亭侯是列侯的一种(列侯分县侯、乡侯、亭侯三种),不仅级别不如县侯和乡侯,食邑也相差不少,算是侯爵中比较低的爵位了,也就比没有食邑之地的关内侯高一点。

认为汉寿亭侯解读为汉、寿亭侯的说法就是认为关羽是汉朝的寿亭侯,这种解读无非是要把关羽对汉室的忠心两者扯上关系,嘉靖本《三国志通俗演义》甚至还出现原本曹操送给关羽的是“寿亭侯”的大印,结果关羽不接受,直到曹操加上一个“汉”字变成汉寿亭侯关羽才欣然接受,这种说法和解读很勉强,也是站不住脚跟的,原因有二:

首先,只有亭侯和都亭侯的爵位等级(都亭侯也是亭侯的一种),并没有“寿亭侯”这个级别的爵位;其次,绝无可能在爵位前面加上国号,不要说区区一个亭侯,就是比亭侯高的乡侯和县侯也无此待遇。

所以汉、寿亭侯这种解读是说不通的,无非是要把关羽和汉连在一起以此来说明关羽的忠义而已,但是逻辑上却是解释不通的。

第二种解读:汉寿、亭侯

这种解读符合传统的封爵原则,意思就是关羽的食邑之地就是汉寿县下面的某些亭(这里多说一句,乡和亭其实没有从属关系,只不过乡比亭要大不少)。

那么汉寿县在哪?汉寿当时属于荆州武陵郡,武陵郡治所在临沅,汉寿是武陵治下12个县之一,那么关羽汉寿亭侯的食邑之地是否就是荆州武陵郡治下的汉寿县?这也是目前得到比较多认可的一种说法,然而事实上这种解读也不尽合理,这是因为:

首先,曹操对关羽的投降是大喜过望,一来就是偏将军(200年官渡之战前偏将军在曹操军中是相当高级别的职位了,当时张辽只是中郎将,于禁只是裨将军,都低于关羽的偏将军),豪宅珠宝等赏赐更是不在话下,曹操会把远在荆州并不在自己手中的汉寿县作为关羽的食邑之地?如此一来关羽的汉寿亭侯岂不是有名无实?曹操正是要极力拉拢关羽的时候,又岂会封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虚的食邑之地给关羽!

其次,《三国志》注释本集大成之作《三国志集解》(作者是清末民国时学者卢弼)曾提到过:“亭侯之号,不得袭用县名。”参考曹操时期其麾下众多亭侯爵位确实没发现有以县名为亭侯之号的,比如于禁的益寿亭侯、乐进的广昌亭侯(此广昌非现在江西的广昌县)、荀彧的万岁亭侯、庞德的关门亭侯等等莫不如此,如此看来在曹操时期至少是没有以县名为亭侯之号的,当然关羽也不会例外。

综上两点,所以说汉寿、亭侯这种解读虽然是主流解读但也站不住脚。

第三种解读:汉寿亭、侯

这种解读就是认为关羽汉寿亭侯是汉寿亭这个地方的一个亭侯,这里的汉寿不是县名,而是某个县有个亭叫汉寿亭,这个是相当有可能的,因为东汉末年有一千多个县,而亭则有一两万个,县的数量差不多是亭的十几二十倍,所以亭和县重名可能性不小,何况不同地方的县和亭重名这种概率更大;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山西有个县叫某某县,但是在山东可能有某个乡的名称就和山西的某个县名重名。

相比较于汉、寿亭侯和汉寿、亭侯,汉寿亭、侯这种解读显然更为合理也更有说服力,只不过无法确定汉寿亭侯这个汉寿亭在哪个州和哪个郡国哪个县?但是绝不可能在荆州,只能是在曹操可以掌控的势力范围之内,以200年官渡之战前曹操的势力来看,汉寿亭在豫州、兖州、徐州这三个州下面的郡县可能性最大。

至于汉寿亭侯的食邑有多少,这个就不好说了,因为亭侯食邑有高有低,少的只有一两百户,多的有一两千户甚至不在乡侯之下。

所以,关羽汉寿亭侯的三种解读中,应该是汉寿亭、侯这个解读才更接近于事实。更新于:6个月前

相关推荐